AI人工智能运维培训课程核心学习内容如下:
一、基础能力构建(3-6个月)
传统运维技能
Linux系统管理:掌握文件操作、权限管理、服务部署等核心命令。
Shell脚本编写:通过自动化脚本实现批量任务处理(如日志清理、服务监控)。
监控工具:学习Prometheus(指标监控)+Grafana(可视化看板)、Zabbix(全栈监控)的配置与告警策略。
自动化运维工具:Ansible(配置管理)、Jenkins(CI/CD流水线)的实战应用。
编程与数据基础
Python核心语法:重点掌握数据处理库(Pandas、NumPy)和时序数据库(InfluxDB)的操作。
SQL基础:学习数据查询、聚合分析及存储过程编写,支撑运维数据决策。
机器学习算法
监督学习:线性回归、决策树等算法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。
深度学习框架:TensorFlow/PyTorch构建LSTM(时序预测)、CNN(图像异常识别)模型。
时序数据分析:ARIMA模型、脸书先知(Prophet)进行自动化基线预测。
二、核心运维技术(进阶阶段)
模型部署工程化
格式转换:PyTorch模型→ONNX→TensorRT(GPU加速推理)。
服务化框架:Flask/FastAPI封装模型API,或使用Triton推理服务器部署。
案例:部署StableDiffusion的LoRA微调模型,实现定制化图像生成。
监控与日志体系
指标监控:Prometheus采集CPU/内存/网络指标,Grafana定制化看板。
日志分析:ELKStac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处理模型报错日志,定位故障根因。
实战:检测NLP服务的异常响应延迟,通过根因分析优化服务架构。
性能优化专项
模型量化:FP32→INT8量化压缩模型体积,提升推理速度。
边缘计算:NVIDIAJetson设备部署YOLOv8模型,实现无人机端侧实时目标检测。
案例:优化工业质检系统,将模型推理延迟从200ms降至50ms。
三、持续运维关键技能(高阶方向)
CI/CD自动化
MLOps流水线:MLflow管理模型版本,Kubeflow构建自动化训练-部署流程。
GitLabCI:实现模型自动回滚,确保线上服务稳定性。
实战:对话模型的Canary发布策略,逐步将流量从旧版本迁移至新版本。
数据与模型治理
数据漂移检测:Evidently库监控输入数据分布变化,触发模型重训练。
模型版本管理:DVC工具链记录模型训练参数、数据集版本,实现可追溯性。
案例:金融风控模型合规审计,确保模型决策符合监管要求。
安全防护
对抗样本检测:AdversarialRobustnessToolbox评估模型鲁棒性,防御欺骗攻击。
模型水印技术:在模型权重中嵌入不可见标记,保护知识产权。
实战:防止人脸识别系统被对抗样本欺骗,提升安全等级。
四、行业解决方案实战
计算机视觉运维
视频分析服务:设计动态扩容策略,应对突发流量(如交通监控场景)。
工业质检系统:实现故障转移方案,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生产线。
NLP服务运维
大语言模型(LLM)资源调度:优化GPU资源分配,降低推理成本。
客服机器人负载均衡:配置Nginx反向代理,实现多实例流量分发。
推荐系统运维
实时特征更新:维护Kafka管道,确保用户行为数据实时流入推荐模型。
A/B测试流量分配:设计灰度发布策略,对比不同模型版本的推荐效果。
五、前沿技术拓展
ServerlessAI
AWSLambda:运行轻量级模型(如文本分类),按请求量计费,降低成本。
案例:智能客服冷启动优化,通过Serverless快速响应用户咨询。
AI芯片运维
华为昇腾/寒武纪芯片:配置芯片环境,优化异构计算资源(CPU+GPU+NPU)利用率。
实战:在昇腾芯片上部署YOLOv5模型,推理速度提升3倍。
绿色AI实践
模型碳排放计算:CodeCarbon工具评估模型训练的碳足迹,优化能效。
低功耗推理优化:通过模型剪枝、量化技术,减少边缘设备能耗。